78岁院士坐高铁二等座 为做报告笔耕不辍 网友:这才是“共和国的脊梁”!
12日,在返回北京的二等座上,有这样一个身影:他头发花白,弯着腰,在小桌板上撑开一张大图,仔细查看,还在不断做着笔记。
原来,这位老人是78岁的刘先林院士,他正在准备一场报告。这张照片最早由同车厢的乘客拍下来,被朋友发到了微博上,短时间内获得了1万多次转发和14万多个赞。
铁路媒体工作者、高铁科普作家@高铁见闻 称,“院士已经78岁高龄了,享受副部级待遇的,一等座、头等舱都是给予他们的应得回报。”
然而,刘院士却选择乘坐二等座,在较为狭小的空间和不够明亮的光线下,仍在为即将要做的报告仔细做着准备。
得知这件事情后,很多媒体想要报道刘先林院士,却都被他拒绝了,理由是“想把精力放在研究工作上”。
很多人可能对刘院士并不熟悉,然而他的科研成果却关乎每个人的生活,那就是手机里使用的地图。他通俗地解释自己的工作就是“把地球搬回家”。
刘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也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此前,中国的测绘仪器“青睐”进口,国产仪器性价比非常高,却卖不出去。国内测绘单位宁愿每年通过政府采购,花费至少10亿元去购买国外高端设备,“移动测量车、航空数码相机、高端GPS接收机等设备动辄上千万元一台”。
(刘先林院士在调试由他领导的课题组研制成功的JXDC-4航空数码相机)
对这样的现状,他很忧虑。“长此以往,浪费国家大量的资金,打击我国科研人员研发高科技设备的积极性,对国家的自主创新很不利。”
为此,刘院士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研究摄影测量和航测仪器。他用很少的经费,取得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其中多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结束了中国先进测绘仪器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这些成果为国家节省了资金近2亿元,创汇1000多万元,并且使得中国测绘仪器研制跻身国际先进水平之列。
看到这则消息的网友纷纷为刘院士点赞,称他为“共和国的脊梁”。
像刘先林院士这样的老一辈科学家不胜枚举。
比如,90岁的清华教授潘际銮就曾因为一张骑车照走红网络。
让潘际銮院士走红的不仅是他和妻子的伉俪情深,更重要的是他有着价值千亿的研究成果,却还是坚持朴素的生活。
潘际銮是中国焊接专业的泰斗、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一手筹办了清华大学乃至全中国第一个焊接专业,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学难题。如今,在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的焊接馆里,“潘际銮”三个字高挂在门厅的墙上,居于最顶头的位置。
潘院士的专业在重大工程项目中总能派上用场。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实用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从设计、建造到运行,都浸透了潘院士的汗水。因为在核电站的建造中,密封是核反应堆安全运行的首要条件,而焊接是核电站实现绝对密封、绝对可靠的关键。直到现在核电站要上什么新设备,都还要首先征求潘院士的意见。
然而,与许多专家相比,潘际銮还是太不出名了。虽然他参与的国家级科研课题非常多,但很多项目具有保密色彩,所以不能以论文的形式发表,所以他的论文并不多,在社会上名气也不大。
但潘院士并不在意。他认为,好多科研成果为国家创造价值是应当的,对于他个人能不能因此受益,拿多少钱,他“根本不在意”。潘院士说,他这么大岁数,还想“干活”,单纯的是因为自己“终身陷在这个事业里了”。
国家明文规定,院士待遇要参考副部级干部。而潘院士的生活丝毫看不出院士的“派头”。
他住着老式的宿舍住宅楼,装修简单,家具老旧,沙发罩也随意的用两只别针简单固定在沙发背上。
书房是由阳台改造的,堆不下的资料就放在茶叶盒、月饼盒里。
家里最贵重的就是两台台式电脑,老伴一台,他一台。
办公室更是简陋,10平米的空间,光线不甚好,被几件掉漆的家具和资料挤得满满当当。
早年间在南昌大学当校长的时候,他也不过是待在12平米的办公室里办公。“座驾“仅为一辆留学生捐赠的老旧尼桑车。2010年届满离开南昌大学后,那辆车也正式报废,他在清华又过回了自行车上下班的日子,“没啥不习惯。”
很多公司要高薪返聘潘院士,但都被他婉拒了。“我终身投入这个事业,是为国家做贡献,而不是赚钱牟利。”
听说那些金领动辄就年入百万,潘院士表示很吃惊,但也觉得自己每月1万元的退休金很知足,“要高薪干什么,你生活够了就行了。”
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载着老伴,骑行在校园里。
如今,他的自行车换成了学生赠送的电动车。每天早上8点半,他在家吃完老伴准备的早餐,骑着电动车到办公室,带20多人的团队做研究。傍晚6点,他又骑电车回家,老伴已经准备好了晚饭,上上网、回回邮件,一天便过去了。
现在,虽然潘院士每天骑车,但他已经不敢再载老伴了,他担心老伴摔着。走起路来,也还是要牵着手才放心。
这一对教授伉俪的身影经常被学生抓拍到,成为校园里美丽的风景线。
另一位院士——卢永根,更不简单。他自己平日里不舍得吃喝,却一次性拿出了一笔“巨款”。
3个月前的一天,87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作物遗传学家卢永根教授走入银行营业厅。他从一个黑色的旧挎包里,掏出一个折叠过的牛皮纸信封,取出里面的存折交给银行工作人员,这个存折里有800多万元积蓄。
原来,卢永根院士及夫人决定将毕生积蓄捐给华南农业大学,设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用于奖励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品学兼优的贫困本科生和研究生、奖励农学院忠诚于教学科研的教师以及资助农学院邀请的农业领域国内外著名科学家来校讲座。
华农很多师生都能在学校食堂见到卢院士的身影。只要不外出,中午下班后他就会定时出现在食堂,和师生们一起吃饭。
早在两三年前,卢院士的身体就开始欠佳,但他依旧正常地参与校内工作和科研,女儿曾多次劝他放弃工作,到国外生活,他都拒绝了。
卢院士家里至今用的是老式收音机、老旧台灯。同那一辈许多老学者一样,卢院士由始至终都是个“布衣”,扎根在学术,无心他物。
这些功勋卓著的老知识分子,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一辈子,为国家带来了无价的财富和荣誉,却终身保持节俭的品格。
正如网友所言,他们才是共和国的脊梁!正是因为这些脊梁的支撑,共和国才能走向今天的辉煌。
来源:央视、人民日报、搜狐等
编辑:胡雨濛、袁梦琪(实习)
推荐阅读